受各种因素的制约,上市公司收入和偿债的现金流很难完全匹配,偶尔出现“暂时性资不抵债”的情况并非不可能,但与常规理解的资不抵债相比,其情况并不可怕,而且也存在被扭转的可能,在说清楚事实的前提下,投资者是愿意给公司留下喘息机会的。但如果像东方园林这样,没有应收账款“续命”就难以偿还短期债务的话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(资料图)
12月2日,有投资者曾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对东方园林提问称,公司资产负债率一年比一年提高,请问贵公司有没有综合评估资产情况,会否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?对于上述问题,东方园林10天之后回复称,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行业水平相当,且有息负债结构合理,整体贷款利率水平不高,不存在资不抵债情形。
毫无疑问,单看上述问答的话,人们可能只会以为东方园林遇到了一时的经营困难,而且资产负债结构合理,偿债风险并不大,这正好符合前述的“暂时性资不抵债”情况,相信这也是东方园林想给投资者留下的印象。但在细究后可以发现,公司的资产负债能否保持现状,最终还是要看项目回款及时与否,说它是“救命钱”也不为过。
根据公开信息,东方园林是借由市政园林业务起家,目前承接的业务项目当中,也有不少属于这一方面,这些项目看似与政策取向并无相悖,但其投资模式决定了公司一开始就会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。
从2022半年报来看,东方园林承接的项目按照具体投资模式区分,可以分为传统项目和ppp两类,其中前者是较为常见的投资模式,但在公司按进度收到项目回款之前,单是垫资时间就会长达三到五年,倘若考虑到传统项目多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,一般结算走完全流程最慢需要半年,最终结算更可能长达一年,所产生的资金压力大概率只增不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结算速度都是基于“回款将及时到账”的较优假设,但东方园林自己也在2022半年报当中承认,虽然地方政府信用等级较高,但应收账款不可避免会受到地方政府有关因素的影响,存在因结算延期导致收款延迟的风险。在这种情况下,东方园林的资金压力恐怕在所难免。就算扩展到ppp模式项目也是一样,因为这类项目虽属于东方园林和地方政府合资,但项目周期较长,同样存在履约风险。
那么,回款如果出现问题,对东方园林的影响会有多大?要回答这个问题,公司的财务数据无疑必不可少。
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数据,除了2022年以外,东方园林实有的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及票据相加之后,应对公司的短期借款绰绰有余,哪怕加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是如此,该项盈余在大多数年份都超过两位数。倘若一切按计划进行的话,东方园林偿还短期债务完全没有问题,业务模式也有持续的空间。
当然,此处不妨更进一步,考虑下应收账款可能出现坏账时的情景。在这种情况下,根据账龄未雨绸缪计提准备是财务上的通行习惯,对于像东方园林这样依赖应收账款的上市公司尤其如此。
但从东方园林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三季报问询函的回复来看,公司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政策似乎比业内要来得宽松,2~3年、3~4年、4~5年账龄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比例相对同行业均值都要低,有的甚至低了将近15个百分点。
(表中数据从左到右:1年以内、1~2年、2~3年、3~4年、4~5年、5年以上)
按常理来说,坏账计提比例较低,不仅能够相应抬升公司的利润空间,同时也代表了公司对应收账款有信心,认为不会产生太多坏账。但对于东方园林来说,在占比最大的应收账款期限当中“动手脚”,计提比率明显偏低,其动机恐怕是前者居多。
根据统计,在2022三季报当中,上述三类账龄的应收账款占公司应收账款的合计比重超过60%,而公司2020、2021,以及2022前三季度都出现了亏损,利润下滑的话更可以倒推到2017年。毫无疑问,公司完全可能采取扮靓报表的行动,至少动机上如此。
倘若情况变得更加严峻,应收账款及票据全部被剔出流动资产的话,那么东方园林的短期偿债状况完全是另一副样子,公司至少从2018年就会出现货币资金缺口。截止2022三季报,东方园林倘若单计货币资金,应对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的缺口超过70亿元,比当期财报的营业收入还要高一截。
这种情况下,东方园林在回复投资者时“不存在资不抵债”的表态,某种程度上存在漏洞。
(根据历年财务数据整理)
此外值得关注的是,东方园林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曾经指出,公司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总额虽较大,但其中包含了多家合作银行的循环授信额度,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也在其中。虽然公司并未明确指出上述两项涉及的金额及明细,但如果占比过大,对于本就“压力山大”的财务状况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。毕竟上述融资本就不是供长期使用的,倘若银行要求偿还,导致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,其影响不可小觑。
总而言之,在货币资金存在明显缺口的情况下,东方园林需要保证应收账款回款不会出现严重问题,因为这不仅关系未来发展,更关乎财务安全。不过,考虑到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的依赖已经直接影响到偿债能力,此前在互动平台上的相关表态是否完全可信,投资者需要自行斟酌,以免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